大多人在谈论爱时,谈论的都是自我的需要。你认为你的爱是单纯的、无目的的,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你想的都是利益,这个利益可能是舒适感、安全感或者某种期许…而这种爱,多半都是你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。甚至在你顶着爱的名义、在你自我牺牲的时候,也可能不过是满足你自我肯定的需要。
我该感谢老天,为我适可而止的才能,以及,尚能忍受的痛苦,尤其是,还有慰藉,怜惜,凝神微笑的瞬间,可以表达和难以表达的爱意-
不回避痛苦,我基本上是迎著刀尖上的人。
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,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,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,过约定俗成的生活,我把这叫做二手生活。
我一直是个悲观主义者,对生命态度淡然,认为向这个非我所愿而来、没有目的、又缺乏意义的生命讨好献媚、曲意逢迎是可笑的举动。面对生活,面对命运,我们以前是无能为力的,以后也一样无能为力。唯一可做的就是尽力保持一点尊严。当然,让自己对世界和生命不存奢求很难,不渴望幸福就更是一句空话,但有了悲观这杯酒垫底,做人也会有一点风度。
他爱你,但是你永远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爱你,那可能是因为你戴的一顶毛线帽子有着柔和的紫色,可能是因为你走起路来有点奇怪的外八字,或者你在树影下的微笑让他想起某个梦中的场景,再或者是那天的月亮白晃晃的,在你脖子上画出个让他感动的弧线,什么都有可能。他不会因为你努力表达的爱情多爱你一点,你懒散疲倦的样子反而倒能激发他的热情。他不是活在你所在的这个世界,你不是你,你只是恰好印证或者符合了他的幻象。爱情是好爱情,只是与你无关 对他来说唯一重要的就是他的白日梦。现实中与他白日梦吻合的他就喜欢,相抵触的他就讨厌,丝毫不差的当然就是奇迹了。奇迹从未发生。
人对于爱的态度,代表了她对这个世界的态度。
治愈系心理学 不安感是人生的支柱,一切事情的因由。年轻时放纵的日子,也是来源于此。寻找刺激和不同的状态,因为害怕生命空空落落,惟恐那边有更好的景致 更迷人的爱情 更纯粹的人生,于是便怎么也不肯停下脚步,匆匆扔了手边的一切向前急奔而去。后来才知道 没有更好的东西了。这里没有那里也没有。
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,但一直清楚地知道我不要过什么样的生活。
爱是自己的东西,没有什么人真正值得倾其所有去爱。但有了爱,可以帮助你战胜生命中的种种虚妄,以最长的触角伸向世界,伸向你自己不曾发现的内部,开启所有平时麻木的感官,超越积年累月的倦怠,剥掉一层层世俗的老茧,把自己最柔软的部分暴露在外。
因为你,我害怕死去。平生第一次,我对死亡产生了恐惧。我竟然产生了想要永远活着的愚蠢念头,不是因为贪恋,而是因为挂念。我曾经以为爱情是最不理智的感情,原来还有别的。
对人类来说 最好的安慰剂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。
在每个死胡同的尽头,都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。
世界上有一种人,永远为人生选择一条“艰难”的道路,见证人生中美妙的瞬间。
满足看起来总是遥不可及 生活总是不知归于何处
我经常会有那种感觉,如果这个事情来了,你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,它一定会再来。
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带着很多齿的特定的齿轮,我们都感到自己的不完美,感到自己的缺憾和需要。但是,天地间找不到能完全咬合、顺利转起来的两个齿轮,他们会有契合之处,咬合了一些,但是总会在碰撞间打掉自己的一些齿,然后在慢慢运转中磨合。
我们最爱的人是给我们痛苦最多的人。因为太多的甜蜜让人厌倦,太多的痛苦又引不起兴趣,能使我们保持在这个欲罢不能的痛点上的人,我们会爱他最久。
Copyright © 2013-2021 至理名言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69062号